ProJect Affordable HiFi Setup

高傳真和高端音響有何不同

走進台灣的音響店,常常我們會覺得好像口袋要深才好進去,像是進入了一個價格昂貴的奢侈品世界。有時候甚至會感到有點壓力或是所看到的音響器材不只昂貴,有些還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範圍。

當我們在解釋 VDP Audio是在做什麼的時候,往往很容易讓人馬上聯想到"哇,這一定很貴吧"手工音響對他們來講似乎是遙不可及,而且難以相信其實是可以高貴不貴的!

我想這很可能與傳統音響產業的經營模式有些關係,首先高傳真好像是高端或高級音響的代名詞,然後價位得有一定的"高度",否則很可能意味著不是好產品。確實,快速的搜尋一下會發現,你要不就得花一大筆錢弄一套像是發燒友或雜誌建議認可的音響組合,要不就只有透過線上或是3C大賣場買入低價的產品,但心中知道對於這樣的產品可能不要有太高的期待,然後再小小自我安慰一下說反正我也分不太出聲音的好壞吧….

這樣的自我安慰其實不然,我們能分辨的聲音細節以及對音樂性的期望是另人驚訝的,尤其在經過一些些的訓練或指導之後。不過,讓我先說明一下HiFi的實際含義。這個術語大約從1950年代開始,是 High Fidelity的縮寫,中文直譯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高傳真"或"高保真",如字面所示,意指接近真實,像是在現場聽到的音質。而且,毋庸置疑的是自50年代至今相關的技術不斷進步,當初對所謂HiFi的定義與要求,用現今的技術早可以輕易達成,現今對高傳真的標準也提高了。但這類消費性質的技術已經變成相對負擔的起,對大眾而言HiFi並不難取得。

其實,除了以下這些類型的設備,幾乎所有的喇叭/揚聲器都可以重現符合HiFi標準的聲音質量 – 老式袖珍收音機,手機或電腦裏的微型喇叭,低價的電腦用桌上型喇叭(常見塑膠製品),便宜耳機(主要用來電話接聽),或是一些便攜式,迷你藍芽喇叭。結論是,重現所謂"高傳真"品質的音樂並不廉價,但絕對是負擔得起的。這樣的聲音品質大約可以滿足99%的消費者。用數字來舉個例,大約美金250元,就可以組合出一套具有HiFi聲音品質的音響設備,包含音源(例如CD播放器),擴大機,還有喇叭。

而那其餘的1%可能包含了高標準的愛樂人士還有專業玩家們,他們追求更高標的質量,那就要談到另一個主題高級/高端音響了。

高端音響與標準HiFi的區別不僅在音質上有更高的要求,因為這畢竟是音響的主要目標。 這個部份可以透過更先進和新的技術以及更高級的電子和機械組件來實現。 除此之外,還會出現許多奢華取向的元素,例如使用更昂貴的材料及將其應用至音響上的複雜過程。 而且總體設計-外觀-往往也呈現更精緻奢華的風格。

不過呢,與高級音響產業希望您相信的相反,高端產品所提供的優美音質也不一定要非常昂貴才能達成。 如今,有許多品牌提供精良的構造,非常好的發聲設備和喇叭,且對很多人來說其價格實惠可負擔。 當然,花錢時總是有些優先順序的考量。我只是想說其實想要在家中建置一套出色的音響,讓您更能享受喜愛的音樂,不至於得去搶銀行才能買的起呀。

說起來,並沒有一個所謂的保證可獲得高端音質的入門價位。 很多的樂迷或是音響迷覺得大概要一萬到二萬美元的數字,可以進到高端的領域。 well….但我可以告訴你,這被誇大了。 巧妙地選擇,如今有可能以一到兩千美元之間的價格獲得高端音質。 這僅是上述金額的十分之一。

來看看Steve怎麼說

坦白說,還有比史蒂夫·古騰堡(Steve Guttenberg)所說到,更多的選擇,可惜的是在台灣沒有那麼容易獲得。 這是我們VDP Audio的目標; 提供各種價格實惠的優質HiFi產品,能使99%的音樂愛好者擁有可讓其開心享受音樂多年的音響。尤其是不想要一直更新和升級音響設備的人,可以對精心挑選的設置長時間感到滿意。

您覺得呢?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

Ray 睿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